在发达国家,农业领域一直都是风投关注的重点。但前些年,风投在中国主要关注的还是交通、能源、金融、IT等行业,因为作为直接承担风险的投资人首先瞄准的仍是"可快速盈利"的行业,而当时中国农业的发展仍因种种原因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及新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支农、扶农、惠农政策,必然会给我国农业带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种资本必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投资期。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平均年纯收入也已连续三年超过6%。2007年前三个季度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更是实际增长了14.8%,增速同比与2006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3.02%,2007年仍在继续下降。农业发展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疑会为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提供出非常好的环境和广阔的投资空间、回报空间。
中国现已先后取消了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等税种,每年可为农民直接减赋1200亿元。2007年,国家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也已高达4318亿元,仅种粮农民直接受惠的财政支持就已超过7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0%以上,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还强调,将适当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并继续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加大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国家的这些强力倾斜政策将极大地改善农业的投资环境,还会大大的减轻资本投资的硬性和软性成本。针对农村金融,政府已不断加大力度逐步放开国内外各种资本进入的限制。进入的条件,现在可以说已经相当宽松,即给各种风险投资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创造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
在农业这个大的产业链中,可供资本盈利的投资环节现已越来越完善,为资本投资提供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
我国是一个农民大国,拥有8亿农民。尽管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得到长足发展,如生物领域、信息领域、深加工领域、白色农业、绿色农业、节水高效农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都苦于资金瓶颈的约束而无法实现商品、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质的飞跃。这正是风投介入的大好机会。
随着我国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人们的膳食结构会从满足温饱而转向追求营养合理,但目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农产品(31.30,-1.31,-4.02%,股票吧)精深加工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在农牧产业的精深加工、粮食转换成蛋白质的生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我国农牧产品的价格会稳步走高,这一趋势预计起码在十到二十年之间仍会持续。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工业品价格的现象不会继续下去。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世界粮食供求关系相对趋紧,会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在长期内高位运行。2006年第4季度开始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则拉开了走向高位的序幕。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就指出:"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关键在于国内需求的拉动,对资本来说,进军中国新农业的多个产业链正是一个黄金般的机遇。"
风投的盈利机遇与投资风险永远都是并存的,且农业风投的风险远远大于机遇。因为我国的农业仍是弱势产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大,且还客观存在着许多如科技水平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生产销售模式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立法不完善、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条件(如信息渠道等)等较差、农业偿还债务能力弱、资本投资增值和退出渠道不通等风险。
同时我们更应该从上述分析里看到我国政府对改善和发展新农业的决心,包括上述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农业部负责人近日指出,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亿元推行政策性农业保费补贴试点。随着保险公司的介入、再保险公司的成立、政府的财政补贴支持、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法制的逐步健全、信息化的普及,无疑都会大大降低投资新农业的风险,并带来日益稳定的回报。
最近,众多全球著名投资公司及基金大举进入中国农业领域就是证明,例如英国的RichKeen公司、法国的里昂银行及698capital、美国的摩根士丹利、中科招商、英联等投资机构都已相继投入巨资投资或参股中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外资银行在我国也开始入股和开办村镇银行。
当然,对于任何一项投资,风投管理者都会进行系统评估。而目前国内的企业往往因为不谙国际惯例,无法与风投接轨,从而错失良机。所以,无论是风投还是新农业项目都需要通过类似中国快融网这样的专业机构提供推介、包装和指导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