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08
编者按:4月的资本市场并不平静,有喜有忧。最令投资者忧的,包括创业板股价暴跌、三一重工深陷行贿门、胜景山河上市被否等等,令投资者喜的则有几家备受瞩目的明星公司,如南方报业等即将上市。此外,两家国企龙头中石化和茅台,一桶油、一壶酒的社会责任是否沦丧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
4月大事一一盘点,为资本市场跌宕往事留下文字记忆。
总策划:马方业 本版策划 胡潇滢 桂小笋 执笔 桂小笋 谢岚 陈雅琼 郑洋 谢静
1.中石化:萝卜成为高价茅台“下酒菜”
事件回放:4月11日,天涯社区论坛出现名为“中石化广东石油总经理鲁广余挥霍巨额公款触目惊心”的贴子,其中,关于总价值259万元茅台酒的消费吸引了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
随后,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新闻发言人徐涛和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助理黎海琳公开表示,这些酒的购买与鲁广余个人无关,购酒属于公司“非油品”正常经营的一部分,但却有记者发现,在“非油品”的经营项目中,并未有此类高档酒。
4月14日,中石化组成调查组就此事件展开调查,4月25日,鲁广余因违纪被免职,降职使用。同时,对鲁广余给予经济处罚,对已消费的13.11万元红酒费用,由其个人承担。
几乎于此同时,一篇《弘扬优良传统 维护国企形象》的文章再次将中石化推上舆论顶端。文章中称,为了物尽其用,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
中石化高价酒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民愤,一时间批评、恶搞声不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网友改编了一首《我为祖国喝茅台》,歌声唱到,“石化天价灯高挂,百万酒单添神话。年年报亏损的中石化,钞票大把大把花。空调房里喝茅台,挥汗如雨蒸桑拿。国酒喝完再喝洋酒,品着拉菲思油价……”
点评:中石化作为国企,共和国长子,一面享受着巨额补贴,一面抬高油价,甚至安装高达1200万元的豪华吊灯,而国企员工也享受着令人咋舌的高额奖金,喝着高价茅台,尽享“长子”待遇。
中石化推出一个“萝卜宴”,其目的本是想大搞舆论公关,谁料无人买账。令笔者惊诧莫名的是,有谁会对财大气粗如何做萝卜感兴趣,中石化有关人士莫不是喝酒喝的糊涂了,以为萝卜分成几段吃,就可以实现其宣传口号上说的“责任之上,心随路远”。
即使通过抬高油价、剥夺消费者和纳税人的利益,使得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只要中石化等国企负担起社会责任也可以让人认可,可残酷的事实是,这些垄断大佬,穷则独善其身,达却未能兼顾天下。
2.集团整体上市收官 上海汽车财报或遭夹击
事件回放:4月6日,顶着上海国资整合光环的的上海汽车(600104.SH)与华域汽车(600741.SH)发布了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方案,上海汽车将向上汽集团及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约17.28亿股,以购买二者持有的独立零部件业务、服务贸易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公司股权及其他资产。
如果上述腾挪顺利进行,包含华域汽车、安吉汽车物流、上汽香港在内的19家子公司将由上汽集团转至上海汽车麾下,相关联的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标权及专利权也将一并流转,资产预估值高达285.6亿元。
点评:酝酿了6年之久的上汽集团整体上市一直是上海国资整合的重头戏,也是为走出同业竞争尴尬中的上汽集团要认真研读的必修功课。如果上述方案顺利通过,对于上海国资委及上汽集团都可谓功德圆满。可对于上海汽车的投资者,短期内却未必是个好消息。
此次上汽集团拟注入上海汽车的资产,多数是在2008年华域汽车上市之时由于资产质量欠佳被剔除在上市公司之外的。其中彭浦汽车厂2010年亏损4990.6万,上汽(北京)公司亏损4318.2万,上海汽车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亏损111.7万,上海汽车工业活动中心有限公司亏损171.6万元,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亏损1777万元,而上海尚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还未产生收入。
熟悉上海汽车的人都还记得,2010年2月,为了配合上汽集团整体上市“改观”财报的需要,通用中国向上海汽车让渡了上汽通用1%的股权(双方在上汽通用的股权比例改写为49%:51%),上海汽车自此即名正言顺地将上汽通用纳入合并报表,在现金流、资产负债率等财报权重指标中受益匪浅。但眼下上汽集团整体上市已经收官,恐怕也到了通用回购上汽通用1%股权的时点了。其实,早在上汽整体上市方案出炉之前,通用汽车国际运营部总裁李添泽就曾经透露,通用汽车将保留回购上汽通用1%股权的权利,通用会考虑在适当的时期回购这1%股权。
被注入了巨额欠佳资产的上海汽车,如果再失去了上汽通用的助力,可能会大大有碍公司未来财报的观瞻。
3.造假上市“伤不起” 胜景山河IPO被否
事件回放:继2010年12月17日在上市前半小时被紧急叫停之后,胜景山河二次上会再被否决。
4月6日,由于媒体质疑财务造假,证监会决定撤销胜景山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决定。4月12日,胜景山河将募集资金本金及自申购首日2010年12月8日至2011年4月10日之间产生的实际利息全部返还给网上中签投资者及网下配售投资者。
点评:胜景山河的造假上市固然可悲,但协助公司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承销机构更是可憎。为了分得资本市场的一杯羹,中介机构甚至缺少了起码的诚信。
其实,胜景山河的造假并不高明,媒体的实地调查便查出这家号称黄酒行业龙头企业的猫腻所在,但如此诡异的产品,居然有机构大肆叫好,广发证券、安信证券等券商以及龙赢富泽等机构均给出了想象空间,话里话外都表示未来中南、西部地区会有新型黄酒销售的无限想象空间。
但是,即使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于一时也可以欺骗部分人于一世,但不能欺骗所有人于一世。随着证监会加强对新股发行的审核,欺诈上市的行为将会得到越来越严格的遏制,而违法违规成本也将会越来越高,上市公司不仅面临着退市风险,负责人还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造假IPO,投资者伤不起,而企业更是输不起。
4.“瘦肉精”后效应 双汇发展复牌跌停
事件回放:4月19日,曾因“瘦肉精”事件而停牌的双汇发展复牌。虽然同日公司也公布了2010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约10.89亿,同比增长19.61%;每股收益1.8元。但是,这一切依旧未能阻挡住股价复牌后一路下行直至跌停的局势。
由于之前双汇发展一直是机构热衷的消费类股票,接连的下跌使机构成了此次事件的重灾区,包括兴业全球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减持双汇股票。
“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双汇在社会责任报告书中称,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点评: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长年累月的不断努力。自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围绕食品安全展开的相关讨论声就未曾断绝过,对于业界企业而言,如果不能严格把守质量关,将食品安全上升至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瘦肉精”事件再次给从业者敲响了警钟。想要重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5.第一大民企沙钢借壳*ST张铜登陆A股
事件回放:在谋求上市的路上艰苦跋涉了16年之后,中国第一大民营企业,2010年的全球钢企第九强沙钢集团终于一尝夙愿。4月8日,在暂停上市近1年之后,曾经创造了深圳中小板市场退市第一股记录的*ST张铜正式更名为“沙钢股份”登陆A股。
2009年5月21日,*ST张铜正式公布重组方案,重组方沙钢拟将其拥有的淮钢特钢63.79%股权置入上市公司。
促成*ST张铜恢复上市,沙钢可谓不惜重金。不仅赠送高达2.6亿元的真金白银,还通过银行委托贷款救助*ST张铜2.78亿元,并且承诺负担职工安置、债务纠纷等多项负担的费用。
交易完成后,沙钢集团持有*ST张铜74.88%的股权,成为*ST张铜的控股股东。
点评:沙钢股份的上市为A股钢铁板块注入了新鲜血液。这家位于中国东部小城张家港,将米塔尔、浦项等世界钢铁巨头的名字刻在自家内部餐厅雅间铭牌上的民营钢企的盈利能力,一直为钢铁业内所称道。公司2010年年报亦显示,其资产收益率高达19.16%,足以傲视绝大部分近年来一直为低利润率所困扰的国有大中型钢企。
不仅如此,无论从业务规模还是从营收、净利润等财务指标来看,新注入上市公司的淮钢特钢,都只是沙钢集团中很小的一部分。这因此也让市场对沙钢未来的整体上市充满了期待。
6.南方报业欲借壳*ST炎黄 传媒板块将添新军
事件回放:在A股市场沉寂近5年的*ST炎黄让众多投资者望眼欲穿。4月28日,谜底终于揭晓,*ST炎黄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北京中企华盛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企华盛)正在筹划该公司与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方报业集团)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并已达成初步意向,为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中企华盛拟承接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同时南方报业集团拟将其经营性核心资产注入公司。
*ST炎黄原主营业务为仓储、国内贸易、计算机应用服务等,如今主营业务已全部暂停,2010年通过土地收储实现扭亏为盈。根据年报,公司2010年度资产总额为人民币 5123.16万 元,净资产为人民币-4353.44万 元,净利润为人民币3299.29万元,营业收入0元。出让了投资性房地产之后,公司总资产的主要构成为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成为一只“净壳”。
而拟借壳上市的南方报业集团在传媒业的地位有目共睹。其旗下子媒体涵盖了财经、时政、文化、时尚等内容,且形态各异,其中不乏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行业翘楚。
点评:2006年5月15日,*ST炎黄暂停上市,之前的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为2元/股。WIND数据显示,其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仅为1.88元/股。虽然*ST炎黄错过了A股市场5轮春花秋月,但南方报业集团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对*ST炎黄复牌的走势充满期待。5月份,重组细节将出炉,届时投资者可细细掂量*ST炎黄到底价值几何。
7.三一重工深陷“贿赂门” 总裁向文波微博回应
事件回放:4月19日,一位自称曾为三一重工内部员工的网民在数家网站论坛和股吧上传了近20张影印照片,“曝光”三一重工受向多位中字头公司行贿。受此风波影响,4月20日,三一重工开盘即跌停,最终以下跌4.30%报收。
之后,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自己的微博上称:网上公布的春季公关费用为初审表,实际执行费用在一百万左右,对于一家年销售400多亿的上市公司而言过于小气,献丑了,对不起客户。不过,这条微博很快就被删除。
曝光的影像资料显示,在2011年春节期间,三一重工涉嫌向全国318个客户的470名负责人送“红包”共计502万元,及其新疆公司涉嫌“行贿”中标等行为,其中的客户多以“中字头”为主。
公开资料显示,来势汹涌的“贿赂门”对三一重工的股价却影响有限,在经历短暂停跌之后,三一重工股价恢复上涨,有业内人士认为,股价的波动显示此次贿赂门未能掩饰企业自身良好的成长性。
点评:所谓公关费用,其实就是商业贿赂的另类说法。目前,三一重工的行贿事件只是“涉嫌”,还未有定论,但是这让我们再次确认一个事实,商业贿赂作为行业潜规则正在向显规则发展,企业家深陷其中,已经没有了道德枷锁的束缚。
三一重工是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但是,身处这种扭曲的市场环境,它也难以摆脱这种散发着腐臭气息的“贿赂文化”。在美国,企业给客户送礼的结果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但是在中国,由于法规界定的模糊,使得企业贿赂成本低廉。
8.任志强卸任华远董事长 房企暴利时代终结
事件回放:4月20日,任志强辞去了华远集团董事及董事长职务,但其仍担任华远地产董事及董事长职务。除此之外,任志强还兼任北京华远浩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职务。
任志强自1993年起任职华远地产董事长,迄今近20年的时间。截至2010年12月31日,华远地产总资产96.5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7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1亿元。王石与任志强同年,但同期万科的总资产规模已达2156.38亿元,逾华远地产22倍。同一年,万科成为全国首家销售千亿房企,实现净利润72.8亿元,逾华远地产18倍。
也是在2010年,王石以760万元的薪酬终于赶上并超越了任志强758.17万元的年薪。不过,据称离职前的任志强在媒体见面会上,声称到手薪酬不过70余万元,同时惦记着自己还有1300万的年薪尚未领取。
点评:地产四大佬中,任志强似乎要更为可爱一些,即便被调侃为“任大炮”,年年被总结十大雷人语言,他似乎都不太在乎——完全一副嬉笑怒骂、半真半假的江湖客风采。
刚刚走过多事之年,2011年伊始,房地产行业又迎来领袖变迁——王石游学引起业内关注还未消散,相继传来任志强和冯仑卸任的消息——前者不再担任华远集团董事长、任职上市公司不变;后者则卸任万通地产董事长、依旧担任万通控股董事长。
任志强选择此时离开,其实并不难琢磨其中原因所在,房地产企业在实现了多年的暴利后,正在走向终结,曾经作为行业领袖的任志强,或许也明白何为急流勇退。与任志强有相同想法的,还有远足他国的王石,两大巨头的离开,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是一个重新洗牌的信号。
住房既是商品,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在市场化的轨道上,给予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此“厚爱”、让开发商如此获取暴利,不合理、不应该、也不可能持续。
9.贵州茅台年报闹笑话 高管薪酬秒杀中石油盈利额
事件回放:见识过高达上千亿元,可以直接睥睨沪深两市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盈利的高管薪酬吗?白酒业巨头贵州茅台披露的2010年年报里就有!
3月21日,贵州茅台发布的首个版本的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综合是1542.89亿元,实际领取为495.5亿元。其中,董事长袁仁国税前年薪酬应为276亿元,实际领取100.65亿元;董事、总经理刘自力税前是161.4792亿元,实际领取是12.6亿元;董事、副总经理吕云怀实际应领取薪酬是221.46亿元,实际领取80亿元;董事、财务总监谭定华的薪酬与吕云怀一样。
羡慕吧?错了!4月8日,贵州茅台又发布了一纸更正公告,自承此前披露的年报确实摆了“乌龙”,上述公布的高管薪酬的单位不是“亿元”,而应该是“万元”。
如果是仅仅这样一处年报“乌龙”,大部分投资者或许还能一笑而过,毕竟年报往往长达数百页,偶尔“闪失”也并非不能理解。但事实是,贵州年报在年报披露这件事儿上一直是屡错率改,率改率错。资料显示,自2001年上市以来,贵州茅台十年间总共发布了3次年报更正公告,累计出错达60多处。
对于贵州茅台这种“就是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有投资者在公司股吧里调侃甚至咆哮:“连年报都经常出错,何谈管理?”
点评:显然,作为中国A股的明星上市公司,茅台闹出这样的笑话,实在有损形象。
另值得一提的是,有心人指出,年报闹剧背后,大案频发!
贵州茅台自身就有前车之鉴:据贵州茅台2004年年报更正显示,公司2004年年报和2005年一季报中都出现错误,其中主营业务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了差错。而遵义市检察院的证据显示,2000年底至2007年3月,公司时任总经理乔洪利用分管广告、供应、销售的职务之便,先后多次单独或伙同其弟乔建华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442万余元——年报出错期间,乔洪正忙着往自己的腰包里揽钱,自然疏于公司管理。2010年1月,乔洪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死缓。
这或许更能让贵州茅台之流“提提神”!
10.海普瑞月跌幅超38%成4月第一熊股
事件回放: 4月份,曾创下新股发行价之最的海普瑞却遭遇了一连串的利空打击,高增长的神话在2011年一季报期间轰然倒塌:股价节节败退。4月19日、4月20日连续两个跌停将公司拉下120元的“高台”,紧接着出现的7.07%跌幅让海普瑞顿时退出了百元股俱乐部。这还没有结束,4月25日,海普瑞再跌7.58%,连90元/股的“段位”都没有保住。如果从其最高价188.88元计,海普瑞股在不到这一年的时间里,已暴跌100多元,市值蒸发超400亿元。4月29日,公司股票经过10送10派20元后,股价当天报收于39.38元,复权复息后价格为80.2元/股,以此计算,海普瑞当月跌幅超38.08%。
海普瑞一季报显示,公司2011年首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9.11%,且由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预计2011年1-6月份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为30%-50%。就海普瑞连上市时频频为其唱赞歌的机构都掉头倒戈。去年四季度,易方达科讯和易方达积极成长两只基金全部撤离海普瑞,易方达价值精选也只剩0.5万股,基本减持完毕。
在二级市场投资者亏得欲哭无泪的同时,外籍股东高盛却赚得盆满钵满,根据分配方案,按照高盛的子公司GS Direct Pharma Limited的持股比例,将获得9000万的分红,而高盛的持股成本将直接折减至-0.632元。
点评:海普瑞就像一个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孩子”,148元/股的发行价在整个A股市场一时没人赶超,贵气逼人,而且当时多家机构曾将其评为“推荐”或“买入”级别。“国内最大的肝素原料药出口”、“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都是海普瑞的金字招牌,在投资者印象中,肝素钠似乎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却想不到“由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海普瑞的高成长性瞬间破灭。
高盛不愧为资本玩家,入股海普瑞不到四年的时间,就成功实现了空手套白狼,其手法与当年入股西部矿业如出一辙。不难想象,在西部矿业爆赚几十亿元迅速退出相似的是,高盛抛售海普瑞的日子亦不远已。
海普瑞股价的下跌也许还将继续,5月6日,高盛持有海普瑞的9000万股限售股将解禁,按照节前收盘价计算,该部分解禁股市值40亿元,高盛不是慈善家,从来不会锦上添花,只会落井下石,抛售海普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